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教育思想靜態(tài)描述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教育思想靜態(tài)描述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中國古代學前教育思想的特征有哪些?
中國古代學前教育思想具有以下一些特征:
1. 提倡及早施教:許多教育家認為兒童教育越早開始越好,如顏之推主張有條件的應在兒童未出生時就實行胎教,他認為幼童時期學習效果較好,且人在年幼時心理純凈,可塑性大。
2. 重視環(huán)境的影響:強調周圍環(huán)境對兒童的熏陶作用,如顏之推提出“與善人居”“慎交游”的教育原則,認為要特別留意孩子所接觸的人和事。
3. 注重品德教育:將培養(yǎng)兒童良好的品德放在重要位置,教育兒童要懂得人倫道德和道義。例如王守仁提出的“明人倫”,即教兒童懂得傳統(tǒng)的儒家道德倫理。
4. 強調教育者的示范作用:父母或教育者要以身作則,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榜樣,培養(yǎng)孩子的品德。
5. 主張嚴慈結合:認為在教育孩子時應從嚴入手,將嚴格與慈愛相結合,不能一味溺愛和放任,如顏之推提出“父母威嚴而有慈,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”。
6. 教育內容廣泛:涵蓋言語、生活習慣、禮儀、道德、文化知識等方面。
7. 教育方法上循序漸進:根據(jù)兒童的成長過程和認知發(fā)展水平進行教育,不可超越其能力。例如王守仁認為對兒童進行教育必須“從本原上用力,漸漸盈科而進”。
8. 重視蒙養(yǎng)教育:像朱熹將8至15歲設為小學教育段(即蒙養(yǎng)教育段),認為這一階段是大學教育的基礎,兩者相互聯(lián)系,小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的擴充和深化。
9. 因材施教:根據(jù)兒童的特點和資質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。
赫爾巴特對教育的定義是什么?
赫爾巴特主要教育思想、主張內容:
1、教學的教育性原則:提出“我想不到有任何不教學的教育,正如相反,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”,強調德育和智育相結合。
2、理論基礎:主張將倫理學、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。
3、三中心:赫爾巴特特別強調教師的地位,提出“教師中心、教材中心、課堂中心”。
4、教學過程:提出四階段論——“清楚(明了)、聯(lián)想、系統(tǒng)、方法”,后經(jīng)過其學生齊勒修改為五段教學法,赫爾巴特四階段教學標志著教學過程理論的形成。
5、教育目的:提出教學是為了“培養(yǎng)良好的公民”,屬于社會本位論的觀點。稱號1、科學教育學之父,其著作《普通教育學》使得教育學成為一門規(guī)范、獨立的學科。2、傳統(tǒng)教育的代表人,與杜威的新三中心“兒童中心、活動中心、經(jīng)驗中心”相比赫爾巴特的“教師中心、課堂中心、教材中心”被稱作是舊三中心,所以他又被稱作傳統(tǒng)教育學代表人。3、現(xiàn)代教育學之父,赫爾巴特是夸美紐斯之后教育學發(fā)展的又一個分水嶺似的人物,他為教育科學的發(fā)展指明了方向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思想靜態(tài)描述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教育思想靜態(tài)描述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(lián)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