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暢談特殊教育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暢談特殊教育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老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懲戒?
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,對學生受教育權利的保護,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開除學生,在加上現(xiàn)在不得體罰學生等一系列法律法規(guī)的頒布,怎么有效的管理學生和有效的懲戒學生成為了很多老師的難題,其實遇到不聽話的學生懲戒倒最好不用,因為尺度很難把握,主要是看老師怎么樣去管理學生。
第一:建立老師與家長的聯(lián)合機制。在孩子入學前,學校與家長應當共同簽署一份共同教育孩子的協(xié)議書,學生在校受教育期間,如果態(tài)度惡劣,不聽從老師的管理,學生家長應當擔負起教育的責任。對孩子進行進一步的教育和開導,直到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,或者給老師寫一篇保證書為止。學生家長應做好保持聯(lián)系暢通,隨時配合學校嚴密注意孩子的學習狀況。
第二:學校老師應當多途徑,多方式教育學生。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,老師如果遇到不聽話的孩子,總會使用批評處罰等嚴格的方式進行教育。但是現(xiàn)在老師應該學會使用軟硬兼施,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,如果嚴肅的手段走不通,老師可以試著和學生交朋友,和學生談心等多種途徑,讓孩子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接受老師的教育。
第三:老師應當用矛盾的特殊性觀點教育孩子,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。如果學生因為做好事而遲到,應該提出表揚。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長,就是不喜歡學習,應該聯(lián)系家長共同培養(yǎng)孩子的特長。如果孩子愛動愛玩,可以結合體育老師,為孩子尋找以后的體育發(fā)展機會。老師應該時刻常記,“學習成績并不是判斷一個學生是否優(yōu)秀的唯一標準”。為孩子尋找多個未來,學校里面沒有優(yōu)秀學生和差學生,有的只是沒有找到屬于自己的發(fā)揮空間。
第四:老師在保持自己威嚴的情況下,多使用獎勵,鼓勵的教育方式。對待成績進步的學生給予表揚,對待暫時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給予鼓勵,對學生要一視同仁,學會自我反思,如果學生不喜歡某個老師,那么一定是某個老師的行為習慣讓他討厭反感,應當多和學生交流,在愉悅的環(huán)境中讓學生接受自己,從而起到教育管理的作用。
其實所有的班級學生中,聽話乖巧的孩子占絕大部分,只有極少數(shù)的學生比較叛逆,搗亂課堂,但是只要是老師們善于觀察,抓住孩子們的內心,或嚴肅,或友善,或換位思考,也許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有屬于自己的一個美好未來。
對于孩子從小就應該培養(yǎng),犯了錯誤就應該承擔錯誤帶來的后果,就應該接受應有的懲罰。否則,孩子不知道什么該做,什么不該做,做了不該做的,要受到懲罰,這是必須要面對的。
而老師和家長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要參與者,都應該具有懲戒權。
什么是懲戒?就是給予懲罰起到警示的作用。
現(xiàn)在情況是家長有懲戒權,舍不得用,老師有懲戒權,不敢用。
我作為從教多年的老教師,呼吁老師必須要
有懲戒權。家長別誤以為,老師有了懲戒權,是不是天天就是打孩子?。坎皇堑?。懲戒的手段很廣,包括寫檢討書,幫班級打掃衛(wèi)生,罰站五分鐘等等,只要能起到懲戒作用,告訴孩子,你錯了,以后一定要改正,達到目的就行。
至于老師打學生,都是學生實在是不聽話,影響到大多數(shù)孩子的利益了,各種方法都用過了,沒有效果的情況下,才不得已而為之的。家長愛孩子,老師也愛學生,只不過老師在教育學生時更理智一些罷了。
老師有了懲戒權,才能有效的規(guī)范那些不遵守規(guī)矩的學生。常言說,沒有規(guī)矩不成方圓,社會如此,單位如此,學校也如此。
當然,老師有了懲戒權也不能亂用,也應該有一個界定的范圍。
孩子是祖國的未來,民族復興的希望,要想成才,必須樹立遵守規(guī)則的意識。只有大家齊心協(xié)力都參與進來,一切從國家的發(fā)展,孩子的未來出發(fā),什么事情就迎刃而解了。
我簡述自己的觀點:
一要從法律角度明確老師的懲戒權限和范圍。要用法律條文規(guī)定:學生犯了什么錯誤,犯錯次數(shù)多少,造成了什么不良后果,犯錯的動機是什么。這樣老師才可以給學生適當?shù)膽徒?,懲戒方式和懲戒地點,都要明確規(guī)定。
二要依法保障老師的權利。不要像五蓮縣教體局那樣,不知根據什么法規(guī),一拍屁股決定給楊老師……的追加處罰。不管學校還是上級部門,處理老師必須依法處理,“無法”則無天,家長式的處理,其實質是封建專制主義在作祟。
三是廣泛宣傳懲戒教育的科學性,讓全社會理解老師的懲戒權,形成科學教育的良好社會氛圍。
老師擁有懲戒權,是下一代健康成長的保障,希望這一天趕快到來。
懲戒,是褒義詞,是對違背紀律、道德倫理、行為規(guī)范和違法犯錯者進行必要的懲罰,以阻止違法犯錯行為的繼續(xù),并對行為者的未來起著警示作用,促使行為者不再或不敢犯同類錯誤。
怎樣的懲罰才為必要的懲罰?這個界限不好把握。需要專業(yè)人士和專門部門來研究。筆者多年觀察,提懲戒權主張的人很多,嗓門也不小,但是就是說一半、留一半,不繼續(xù)往下談。只大談特談為什么需要對學生懲戒,卻不談怎樣施行有效或必要的懲戒。懲戒權一直是空談,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呈現(xiàn)出來。
到底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懲戒?筆者也和其他人一樣,無從下手。有人大而泛之地表達為不觸犯法律底線的懲罰為懲戒。我想追問一句,何為不觸犯法律底線?這等于沒說。必須具體說明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懲戒方式或手段,每個手段適用范圍是什么或在什么情況下使用,每個懲戒措施的尺度是什么,懲戒過度是免責還是從輕問責。這些內容不明確,懲戒權就無法實施,更無從談上有效懲戒了。
最近中央出臺的《意見》中提出要明確懲戒權,我們期待早日對懲戒權立法。不過從目前來看,看不到有什么懲戒權具體內容的方案出現(xiàn),連網民的不成熟的建議都難以尋覓到,短期內,懲戒權的立法很難有所進展。
百姓茶館為了對得起題主的提問,簡單談談自己的些許想法。懲戒措施可以有以下幾個:嚴厲批評、罰站、請出{必要時拖拽至)教室外、隔離思過。嚴厲批評類似于警告,對屢教不改的輕微違紀和違法學生,可以訓斥、嚴詞責令其改邪歸正;在教育無效反復犯同樣錯誤的的情況下,可采取罰站的懲戒措施,時間控制在十分鐘以內;擾亂課堂紀律,屢教不改的,責令其離開教室,并由學校領導或專門德育工作的老師進行教育和看管,直至下課為止(不自動離開的,可以強制拖拽出教室);隔離思過,相當于“隔離審查”,對嚴重違反學校紀律和有校園暴力或有辱師行為的,應該將其隔離,關閉在專門房間里,并有專人教育和看管,時間控制在半天范圍內,需要公安部門介入的,應聯(lián)系公安部門處理。另外還可以考慮恢復留級制度。以上懲戒措施是在教育無效、學生屢教不改、或是嚴重違紀甚至違法的情況下,學校為保護其他同學的合法權益、學校公共秩序而采取的及時的且迫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,國家應立法予以保護,對于教師在實施懲戒學生時出現(xiàn)的學生自傷自殘行為或無法避免的碰撞受傷,應立法予以免責,確實懲戒過當?shù)?,應從輕問責。對正在實施校園欺凌的學生,教師依法(最高檢的意見中,明確規(guī)定任何人可以介入保護被欺凌者)強制制止,應視為正當防衛(wèi),不視為體罰,在強制過程中發(fā)生的欺凌者的身體傷害,教師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希望我這個(應該是第一人)談懲戒權具體清單的第一人,能拋磚引玉,啟發(fā)或激發(fā)更多有智慧之士想出更多更好更加切實可行的懲戒措施來。大家群策群力,懲戒權立法才能早日到來。
這里是百姓茶館,歡迎走進茶館,一邊喝茶,一邊暢談教育生態(tài)。您有什么好的懲戒權方面的建議呢?敬請留言。感謝您堅持讀完我的回答,歡迎評論,更期待您的點贊和轉發(fā)。
第六感 觀教育:“懲戒”也要講藝術。
有效的“懲戒”不但能起到“懲”的效果,更能達到“戒”的目的。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懲戒呢?
尊重和民主管理是實施有效懲戒的前提條件。特別是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中嘗試進行民主管理,感覺大不一樣。民主管理換句話說就是學生自己挖坑,自己心甘情愿往里跳。跳進去之后毫無怨言接受自己編制的懲罰。具體做法是學期開學后,班主任組織同學們民主選舉班委會,然后有班委會組織選出各項具體工作的負責人,首先完成班級管理金字塔。其次就是由班委會組織同學們制定班級運營規(guī)則和獎懲措施,這些規(guī)則和獎懲措施必須符合學校紀律要求,必須全體同學舉手??表決通過,必須堅決遵守,否則心甘情愿接受懲罰。比如遲到一次罰背兩首古詩,隨地亂丟垃圾罰打掃教室衛(wèi)生一次。再如和同學鬧矛盾罰寫500字情況說明書等等。上課不認真聽講、抄襲他人作業(yè)、不按時起床、上操掉隊、說臟話、不認真打掃衛(wèi)生、上課睡覺、搗亂等等都做了具體的處罰規(guī)定。制度及處罰措施經班主任審核后打印成冊并張貼在教室里依此執(zhí)行,任何人不得特殊。紀律面前人人平等!
萬事開頭難,剛開始執(zhí)行時需要老師監(jiān)督進行,一個月后逐漸走上正軌。老師也從無限繁雜的事務中抽身而出,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如何帶領班級往更遠處行走。老師往往不敢放手,生怕出現(xiàn)任何閃失。其實我們低估了學生,他們的潛能是巨大的,一旦被激發(fā)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作為老師,當我們面對孩子們的錯誤時,首先想到是孩子犯錯是有道理的,只有弄懂孩子的“道理”,找到他的邏輯思維,使之認識到自己的思維偏差,才能從根本處帶他走出錯誤的陰霾。而不是想著運用懲戒的方式解決問題。軍事上講最好的防御是進攻。教育亦如此!主動引導比粗暴懲罰更有效。
愿老師們懲戒有度,行穩(wěn)至遠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暢談特殊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暢談特殊教育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(lián)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