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禮樂教育思想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禮樂教育思想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什么是禮樂教育?
禮樂教化通行天下,使人修身養(yǎng)性,體悟天道,謙和有禮,威儀有序,這是我國古典“禮樂文化”的內涵和意義所在,也是圣人制禮作樂的本意?!抖Y記·樂記》中說:“樂者,天地之和也;禮者,天地之序也。和故百物皆化,序故群物皆別?!倍Y是天之經,地之義,是天地間最重要的秩序和儀則;樂是天地間的美妙聲音,是道德的彰顯。禮序乾坤,樂和天地,氣魄何等宏大!所以,“大樂與天地同和,大禮與天地同節(jié)”。
禮樂的教育功能?
通過“禮”與“樂”的結合教育培養(yǎng)有道德修養(yǎng)的仁義之人。禮教狹義上講是禮節(jié),是同于現(xiàn)代的德育,孔子教育弟子講禮一方面在于修身養(yǎng)性,另一方面在于維護和調節(jié)人的社會秩序。樂教是狹義上講是文藝、音樂、舞蹈的教育,是審美的教育,孔子把樂融入教學之中,用樂來豐富人們的生活。禮樂的教化是潛移默化的,規(guī)范人外在的行為,涵養(yǎng)人內在的心性。
孔子很重視樂教,經常禮樂并提,在《論語.泰伯》中提到“興于詩、立于禮、成于樂”。興,起開始的意思,修身當先學詩;禮所以立身;樂所以成性,其表示的是教育學生修身的過程,學詩學禮,猶未完備,尚須學樂以成之。
孔子教育內容是詩書禮樂?
孔子長期從事教育活動,他以禮、樂、詩、書教育學生。在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方面總結了很多有益的的規(guī)律。
為了教學的需要,孔子以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《易》《春秋》作為教材,這些文獻大部分經過他的搜集、整理與改變。這些文獻現(xiàn)在仍然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和社會經濟、政治、文化狀況的寶貴資料。
孔子最欣賞哪個時期的禮樂制度?
孔子最欣賞的是**西周時期**的禮樂制度。
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他的思想核心之一就是禮樂文化。在孔子看來,禮樂是社會秩序和諧的基礎,其中“禮”代表著秩序,“樂”象征著和諧??鬃诱J為,一個人的行為應當符合其社會地位和角色,即所謂的“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”,這是他對禮的基本解釋。同時,他強調情感的表達應當受到禮的約束,即“發(fā)乎情,止乎禮”。
孔子特別推崇**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**,他認為那個時代的禮樂制度是最為完善的。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是由周公旦所創(chuàng)立,周公被孔子視為禮樂的典范??鬃诱J為周公的禮樂制度能夠很好地維護社會秩序,使得君臣、父子之間的關系和諧有序。因此,孔子在自己的教育和思想傳播中,經常以西周的禮樂制度為榜樣,倡導恢復和完善這一制度。
總的來說,孔子對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贊賞有加,他的許多思想和教育都是以此為基礎,希望通過禮樂教化來實現(xiàn)社會的和諧與秩序。
我國古代的教育思想?
1. 教育思想主要體現(xiàn)了一個時代的文化和價值觀念,是人類文明發(fā)展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2. 包括儒家、道家、墨家等不同學派的思想,其中儒家思想是最為重要和影響深遠的。
3. 儒家思想強調“仁愛”、“禮法”、“中庸”、“誠信”等觀念,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(yǎng)德才兼?zhèn)?、身心和諧的人才,強調學生的品德修養(yǎng)和社會責任感。
4. 與儒家思想不同,道家思想強調自然和諧、自我修養(yǎng),主張隱居修身,墨家思想則強調以兼愛為核心的公平正義,提倡平等教育和普及教育。
5. 總體來說,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(xiàn)代教育的發(fā)展,對于我們理解傳統(tǒng)文化、發(fā)展現(xiàn)代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禮樂教育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禮樂教育思想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(lián)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