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(guān)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(guān)于程頤教育思想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(guān)介紹程頤教育思想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程顥和程頤的哲學思想?
程顥(1032~1085),中國北宋思想家,理學奠基者。字伯淳。學者稱明道先生。河南洛陽人。程頤(1033~1107),中國北宋思想家,理學創(chuàng)立者之一。字正叔。河南洛陽人。學者稱伊川先生。
程頤的哲學,提出一些新的概念、命題,對宋明哲學發(fā)生了很大影響。雖然二程都以理作為哲學的最高范疇,但程顥是以心解理,開了以后陸王心學一派。程頤一般是把理與氣相對來論述的,開了以后朱學一派。
程顥和程頤的具體思想有什么區(qū)別?
程顥(公元1032年——1085年),字伯淳,又稱明道先生;程頤(公元1033年——1107年),字正叔,又稱伊川先生,被世人稱為“二程”,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。
雖然二程都以理作為哲學的最高范疇,但程顥是以心解理,開了以后陸王心學一派。程頤一般是把理與氣相對來論述的,開了以后朱學一派。程頤主要哲學著作有《周易程氏傳》,還有《遺書》、《文集》、《經(jīng)說》等。他與程顥的著作,明代后期合編為《二程全書》。有中華書局校點本《二程集》
程顥的理學思想?
程顥[hào](1032年-1085年) 字伯淳,學者稱明道先生,世居中山,后從開封徙洛陽,北宋哲學家、教育家、詩人和北宋理學的奠基者,與程頤世稱“二程”,其所親撰有《定性書》、《識仁篇》等,后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《遺書》《文集》等,皆收入《二程全書》。其學說在理學發(fā)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(fā)展,世稱程朱學派。
學術(shù)上,程顥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盡之便知性”的命題,認為“仁者渾然與物同體,義禮知信皆仁也”,識得此理,便須“以誠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導“傳心”說。承認“天地萬物之理,無獨必有對”。
“學者先要會疑?!薄填U。是什么意思?
懷疑與學問 顧頡剛 “學者先要會疑。”——程頤 “在可疑而不疑者,不曾學;學則須疑?!薄獜堓d 學問的基礎(chǔ)是事實和根據(jù)。事實和根據(jù)的來源有兩種: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,一種是聽別人傳說的。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,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,說得如何兇險,那便是別人的傳說,不一定可靠;要知道實際的情形,只有靠自己親自去視察。做學問也是一樣,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(jù);但這種證據(jù)有時候不能親自看到,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說了。 我們對于傳說的話,不論信不信,都應當經(jīng)過一番思考,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。我們信它,因為它“是”;不信它,因為它“非”。這一番事前的思索,不隨便輕信的態(tài)度,便是懷疑的精神。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。我們聽說中國古代有三皇、五帝,便要問問:這是誰說的話?最先見于何書?所見的書是何時何人著的?著者何以知道?我們又聽說“腐草為螢”,也要問問:死了的植物如何會變成飛動的甲蟲?有什么科學根據(jù)?我們?nèi)裟苓@樣追問,一切虛妄的學說便不攻自破了?! ∥覀儾徽搶τ谀囊槐緯囊环N學問,都要經(jīng)過自己的懷疑:因懷疑而思索,因思索而辨別是非。經(jīng)過“懷疑”“思索”“辨別”三步以后,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,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。否則便是盲從,便是迷信。孟子所謂“盡信書不如無書”,也就是教我們要有一點懷疑的精神,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。 懷疑不僅是消極方面辨?zhèn)稳ネ谋匦璨襟E,也是積極方面建設(shè)新學說、啟迪新發(fā)明的基本條件。對于別人的話,都不打折扣的承認,那是思想上的懶惰。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,永遠不能治學。只有常常懷疑、常常發(fā)問的腦筋才有問題,有問題才想求解答。在不斷的發(fā)問和求解中,一切學問才會發(fā)展起來。許多大學問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。清代的一位大學問家——戴震,幼時讀朱子的《大學章句》,便問《大學》是何時的書,朱子是何時的人。塾師告訴他《大學》是周代的書,朱子是宋代的大儒;他便問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。一切學問家,不但對于流俗傳說,就是對于過去學者的學說也常常抱懷疑的態(tài)度,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,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,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: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說產(chǎn)生。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(fā)明,哲學上新的理論,美術(shù)上新的作風,都是這樣起來的。若使后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說,那就沒有新問題,沒有新發(fā)明,一切學術(shù)也就停滯,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程頤教育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(guān)于程頤教育思想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(zhuǎn)載內(nèi)容涉及版權(quán)等問題,請聯(lián)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(guān)文章,保證您的權(quán)利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tianbaimy.com/post/871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