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幼兒教育源自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幼兒教育源自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世界上最早提出教育理論?
世界上第一個提出教育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約翰·弗里德里?!ず諣柊吞亍:諣柊吞靥岢隽酥慕逃越虒W原則,把教育和教學融為一體,統(tǒng)一在整個教育活動中,認為智育是培養(yǎng)道德的基礎,因理性、情感和意志都源于觀念,道德意識和行為應以掌握一定知識為基礎,“無知即無欲!”
陶行知最著名的一句名言教育源于生活?
陶知行最著名的一句名言是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?!痹从谏?/p>
《墨辨》提出三種知識,一是親知;二是聞知;三是說知。親知是親身得來的,就是從“行”中得來的。聞知是從旁人那里得來的,或由師友口傳,或由書本傳達,都可以歸納為這一類。
“生活即教陶行知真跡育”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。在陶行知看來,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,教育含于生活之中,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(fā)生作用,他主張把教育與生活完全熔于一爐?!?a href="http://www.tianbaimy.com/tags-%E7%94%9F%E6%B4%BB%E5%8D%B3%E6%95%99%E8%82%B2.html">生活即教育”的核心內容是“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”。陶行知認為,人們在社會上生活不同,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,“過好的生活,便是受好的教育;過壞的生活,便是受壞的教育,過有目的的生活,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。”
他還指出:“生活教育與生俱來,與生同去。出世便是破蒙;進棺材才算畢業(yè)”??梢?,陶行知所說的“教育”是指終生教育,它以“生活”為前提,不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。
學到老,活到老。
他堅決反對沒有“生活做中心”的死教育、死學校、死書本。
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。
有這樣一句能夠讓所有從事教育事業(yè)的人銘記的格言——“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”。這句話是陶行知最為著名的一句名言,如此赤子之忱,是我們后輩人的榜樣,讓教育者牢記教育的本意,也讓世人無比懷念這位能夠躋身我國歷史前列的偉大的人民教育家。
幼兒園說教法和說學法有哪些?
一、教法
1、直觀演示法:具體形象思維是3-6歲幼兒的主要思維形式,它依賴于事物的具體形象、表象及表象的聯(lián)想,需要依靠老師提供直觀的材料進行思考。借助直觀的演示,可以使得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具體化、形象化,從而有助于幼兒的理解和感受,促使幼兒很快的進入教學情境中。
2、小組合作教學法:“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”合作是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發(fā)展、立足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。
3、探究發(fā)現(xiàn)法:杜威認為,兒童具有調查調查和探究的本能,探索是幼兒的本能沖動,好奇、好問、好探究是幼兒與生俱來的特點。
4、操作練習法:在幼兒園的各類教育教學中,幾乎離不開動手操作,它是幼兒自主選擇、自發(fā)探索、主動活動的一扇智慧大門,幼兒很多知識經(jīng)驗和技能是在動手操作和練習的過程中形成和發(fā)展起來的。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:“活動是認識的基礎,智慧從動作開始。”
5、視聽講結合法:“視”是指教師提供具體形象的講述對象,如實物、錄像、圖片、圖書、情景表演等,讓幼兒充分地觀察“聽”是指教師用語言啟發(fā)、引導、暗示、示范等,讓幼兒充分地領會“講”是指幼兒自己講述。
二、學法
1、分享式學習法:伯納說過:“你有一個蘋果,我有一個蘋果,交換之后每個人還是一個蘋果,你有一種思想,我有一種思想,交換后每個人可擁有兩種思想?!?/p>
2、體驗式學習法:當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感悟并且感到有沖動、要整合這種感悟于整個心靈時,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,才是符合孩子生命內在生長所需要的學習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幼兒教育源自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幼兒教育源自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(lián)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