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思想消極教育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思想消極教育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為什么說洋務運動既積極消極?
洋務運動是封建大地主統治階級領導的一場自救運動,它既有積極的作用,但又有消極的一面。
積極的方面主要體現在:清政府統治集團內的一些開明人士為了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,采取了一系列“自強、求富”的措施,客觀上推動了近代中國生產力的發(fā)展,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(fā)展。洋務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收入。洋務運動打開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,促進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和國防的近代化。
消極的方面體現在:洋務派雖然標榜“自強新政”,但由于他們都是封建傳統思想的衛(wèi)道者,根本無意于學習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,只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,極力反對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進行任何形式的改革,最終也沒能在外國侵略者面前表現出自強、中興。相反,在列強侵略勢力的進攻下,這些封建思想的衛(wèi)道者們所表現出的壯舉,迅速歸于失敗。
莊子學說究竟有何意義,是消極還是積極?
老莊哲學,主張“無為”,師法自然,崇尚道德。其思想體系極為廣博。比如在國家統治政策上,主張君主要無為而治,即不要用圣人仁義之說來治理人民,而要拋棄仁義之說,讓人們任性保真,不要約束人民。又如,強調百姓之無為,即是率性任情,不要舍己效物,失卻本性。
莊子學說的出發(fā)點,是基于他對理想國的認識。在莊子看來,人類的理想王國,應該是上古時代。“當是時也,民結繩而用之,甘其食,美其服,樂其俗,安其居,鄰國相望,雞狗之音相聞,民至老死不相往來。若此之時,則民至治而已?!?/p>
莊子的無為思想,固然有其局限性,正如沒有任何一種哲學理論能覆蓋整個人類,讓所有的人接受一樣,莊子的學說,也遭到許多人的反對。然而,他對人類理想社會的探索,其返璞歸真的理想,仍然閃爍著不可磨滅的人性的光輝。只是在如何建立人類理想社會的手段和途徑上,莊子尚停留在遠古時代的大同混一。
拋卻建設理想社會的手段,莊子的無為思想有很多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借鑒的。其深邃的思想內涵對于我們理解我們的社會組織,以及對我們的個人修養(yǎng)以至真正的解放大有裨益。
莊子(約前369—前286)名周,字子休(一說子沐)。
戰(zhàn)國時代宋國蒙(今安徽省蒙城縣人)。
著名思想家、哲學家、文學家,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,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(fā)展者,先秦莊子學派的創(chuàng)始人。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的社會生活,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。
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“老莊”,他們的哲學為“老莊哲學”。
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,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,主張“無為”,放棄生活中的一切爭斗。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,追求一種“天地與我并生,萬物與我為一”的主觀精神境界,安時處順,逍遙自得。莊子的文章,想象力很強,文筆變化多端,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,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,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,對后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。著作有《莊子》,亦稱《南華經》。
莊子出身低賤,生活貧窮、環(huán)境困頓,但他卻倡導鄙棄榮華富貴、看淡權勢名利,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,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。
實際上莊子學說在精神上的獨立、自由精神,是具有非常崇高的積極意義和完美的價值的。
人的一生,怎樣才能快樂幸福?莊子的學說告訴我們,不在榮華,不依富貴。取于獨立,矗在自由。
若沒有獨立和自由,則威武但懼權貴,雖富足而畏榮華。則終不能暢所言,窮所思、極所欲。
鳥不能臨風,魚不可及越浪,虎不能飛躍,龍不可潛行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思想消極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思想消極教育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