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傳媒與藝術教育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傳媒與藝術教育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學前教育可以考數(shù)字媒體本科嗎?
可以考。
數(shù)字媒體技術主要研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等數(shù)字媒體的設計和應用開發(fā)等,將抽象的數(shù)字、作為實物的媒體以及計算機技術三者結合,常見于游戲、動漫類行業(yè)。
例如:動畫場景設計、角色形象設計、游戲程序設計、VR技術研發(fā)等。與數(shù)字媒體藝術相比,數(shù)字媒體技術更偏向于編程開發(fā),數(shù)字媒體藝術則偏向于美工設計。
開設課程:攝影攝像技術、藝術設計基礎、數(shù)字媒體技術。
美國媒體教育技術發(fā)展經歷的階段?
20世紀70年代初,伊利(D.D.Ely)提出美國教育技術的形成與發(fā)展可從三個主要方面追溯:視聽教學運動,個別化教學,教學系統(tǒng)方法的發(fā)展。
視聽教學運動:
1918至1928年的視覺標志著教育技術的開端,它是對長期以來盛行的形式主義教育方法特別是“言語主義”的改革,旨在教學中推行視覺媒體的應用,為學生學校抽象的教學內容提供具體形象的感性認識,提高教學效果。
1924年具有視聽雙重特點的有聲電影產生了,人們逐漸認識到有聲電影在提高教育效果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,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和政府部分的高度重視。視覺教學擴展到視聽教學。
二戰(zhàn)期間學校的視聽教學缺乏設備,資料和專家,發(fā)展緩慢,但在軍隊和工業(yè)的訓練中得到大力發(fā)展。主要是應用投影器識別航空器和軍事目標,航天員的飛行訓練模擬,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培養(yǎng)出了海,陸,空作戰(zhàn)的合格士兵,把普通的男女青年訓練成制造軍火,船舶的技術工人。
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以后,視聽教學進入穩(wěn)步發(fā)展時期,各種思想逐步孕育出來。如1946戴爾(E.Dale)的“經驗之塔”,1947年全美教育協(xié)會的視覺教學部更名為視聽教學部。
個別化教學:
20世紀50年代,斯金納(skinner)掀起一場程序教學運動,對個別化教學的發(fā)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。它將教材分印在一些小段或框面上,每一段或框面都包括一項信息(刺激)、一個未完成的句子、或是一個待答問題(反應),以及正確答案(強化)。他在1954年發(fā)表的題為《學習的科學和教學的藝術》一文中,根據(jù)自己的操作性條件 反射和積極強化的理論,重新設計了教學機器,從而使美國50年代至60年代初程序教學運動達到高潮,后來發(fā)展成為不用教學機器只用程序課本的“程序教學”。60世紀后期,代價太高,學生興趣減弱,使用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,程序教學開始衰落。
經驗范圍有文化藝術培訓的可以開培訓費發(fā)票嗎?
經營范圍有文化藝術培訓,一般的情況下可以在收取培訓費的時候開培訓費發(fā)票。
但是,個別時候,經營范圍有文化藝術培訓,不等于具有文化藝術培訓資質。按理說,先要在教育或文化部門得到文化藝術培訓許可證,才能在注冊時確認經營范圍有文化藝術培訓,但是,有時,有的地方不是這樣嚴謹,經營范圍確認在先了。這種情況下,沒有許可證就開始經營,也是違法的。校外藝術培訓機構如何招生?
校外藝術招生宗旨還是教學提高,理念超前。
普通的招生我就不再細說,例如我們書法班,走進校園義務上課,給孩子以及家長提供一個對學書法有什么意義認知的過程,帶一批優(yōu)秀學員進行輔導,是事實說話,不搞太多花哨的宣傳。
藝術機構應該是3-12歲女生為主
建議找樂高機構、籃球機構、武術機構等男孩的機構合作。
可以聯(lián)合地推小課包做引流,比如10元2次舞蹈課+2次武術課,異業(yè)合作可以讓招生效果翻倍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傳媒與藝術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傳媒與藝術教育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(lián)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